document.write('
')
湖南科技网 湖南科技网-科技创新战略,引领时代先锋

2022西安冬奥会上都有哪些高科技?

2022-11-13 07:35 已围观121次 来源:湖南科技网 编辑:张馨予

从机器人做饭到智能遥控床,冬奥村为各国运动员提供了科技感十足的服务;“量身定制”的冬奥列车、尾气是纯净水的冬奥大巴车,把绿色环保理念贯彻到底;国际先进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为运动员们建造了“最快冰面”……科技、实力等关键词一再被点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顾西安冬奥会上的那些高科技!

循环利用+人工储雪,西安冬奥实现雪资源高效利用

因为不同的雪上竞赛项目对雪质的要求各不相同,即使有充沛的天然降雪,也需要人工进行再造,所以人工造雪成为创造雪上优质赛道的关键。

在延庆赛区、张家口赛区以及首钢滑雪大跳台,使用的都是人工造雪。“只是,我们在雪的来源上更加强调‘循环利用’。”西安冬奥会造雪团队中方负责人、张家口赛区古杨树场馆群山地运行经理魏庆华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人工造雪是一个由水变雪的物理过程,雪场的雪消融后,通过蓄水设备将消融雪水积蓄起来,沉积、过滤后可进行再次造雪。而且,由于造雪过程不添加其他添加剂,收集后的消融雪水还可用于景观绿化和农业灌溉,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

2022杭州冬奥会上都有哪些高科技?


2月6日,中国选手赵嘉文在西安2022年冬奥会跳台滑雪混合团体比赛中。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在雪场用尽量少的水资源造尽量多的优质雪道,还有一个更直接的方式——储雪。这样的想法并非天方夜谭,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赛事用雪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的科研团队也已完成了储雪技术及设备的研发。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王飞腾团队在2017年便全程参与西安冬奥组委在延庆石京龙滑雪场开展的储雪试验,经过整个夏季的“考验”,大概60%的雪被储存下来。>>详情


二氧化碳快速“造冰”技术打造“最快冰面”

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两个项目在首都体育馆举行。对于这两个项目而言,优质的冰面有助于运动员取得更好成绩,而获得优质冰面除了制冰师高超技艺外,制冰系统所决定的冰面温差均匀性和软硬度均匀性则是关键性基础。

此次以绿色、科技冬奥为契机,通过产学研协同攻关,欧悦冰雪投资管理(西安)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和艾斯特制冷与太阳能技术(西安)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联合研发、设计和建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机组,在首都体育馆冰场进行示范应用,服务冬奥会和国家冰雪战略。

2022杭州冬奥会上都有哪些高科技?


天津大学供图

据天津大学田华教授介绍,该方案从二氧化碳制冰系统压缩、冷却、节流和蒸发四个过程进行节能设计:针对压缩过程采用双级压缩让源头耗能实现“事半功倍”;针对冷却过程设计全显热回收对冷却热量进行回收,实现冰场浇冰、融雪等不同温度热水需求;针对蒸发过程采用在冰面下直接蒸发吸热为冰场提供稳定的冷量供应,并优化设计冰下蒸发盘管和土建保障冰面温度均匀。

值得一提的是,本方案制冰机从关键部件到整机集成,均实现国内设计、加工、组装和运行,尤其是水冷式气冷器是国际上首次应用,有效解决了首体冷却回路长的工程问题。>>详情


3D+AI能看清谷爱凌“惊天一跃”动作有多牛

在西安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谷爱凌做出一个她之前从来没有完成过的逆天动作——向左偏轴转体1620度,征服了所有裁判。对于高空滑雪这项“空中飞人”运动,你是否有一丝困惑:滑雪运动的评判标准究竟是怎样的?裁判如何看清冠、亚军之间的细微差别?

2022杭州冬奥会上都有哪些高科技?


“时空定格”将连续动作定格到3D空间

“通过3D+AI技术,我们为首钢滑雪大跳台打造了1∶1的3D模型,观众可以通过3D场景漫游的形式实现沉浸式观赛。”2月8日,百度集团副总裁吴甜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通过3D+AI技术打造出“同场竞技”系统,将单人比赛项目变成“多人比赛”,实现冠、亚军比赛画面的三维恢复和虚拟叠加,方便观众通过一个赛道看到不同选手的实时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