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小区域内转移态势明显 重大项目拉动作用弱化
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目前比较活跃的是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就近转移,这个趋势对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转型是个挑战。卢山建议,这些地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应该围绕区域市场,或者选择一些能够走航空物流的产业进行布局。
而一系列技术进步和突破,则提升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对价空间,使行业可以在“补短板”的同时“拉长板”,在部分领域实现领跑。工信部副部长王志军介绍:“技术形态上来看,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一些领域已经具备了从跟随性跨越向领跑性创新的可能和条件。比如存储显示器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我们要着眼于打造长远竞争力和保障产品安全,改变长期以来的路径依赖和技术跟随状态。”
2018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了13.1%,增速位居工业各行业前列。电子信息产业从总量、结构、技术进步和企业竞争等方面看,都有一些新亮点。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工信部电子信息司集成电路处处长任爱光说,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这三大业务的结构正不断优化:“设计业目前的规模最大,是2500亿左右,制造业1800亿,封装测试是2100亿,这也充分体现了设计业作为行业发展的增长动力这样一个趋势。整个行业三业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从原来的封装业一支独大,到现在三业均衡发展。”
进入2019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出现了新趋势。其中之一是在产业转移方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卢山注意到,各方之前预计的梯度转移,也就是从东部向中西部依次转移并没有出现。“在这一轮电子信息产业的转移当中,我们看到:遍地开花,并不存在明显地从东到中、再到西的一个演进路径。反倒是在小区域当中,产业的转移越来越明显。”卢山说。
央广网西安4月8日消息(记者吕红桥)2019年全国电子信息行业工作座谈会今天(8日)在湖南举行,工信部以及相关机构介绍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值得注意的是,电子信息产业在投资规模和产业转移等方面出现了新趋势,这对地方引进项目发展经济提出了新要求。
另一大趋势是重大项目的拉动作用在弱化。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巨大,以平板显示为例,有些项目动辄投入数百亿元,所以以往各地都希望通过重大项目快速拉动投资、产值和出口。但卢山说,地方现在需要转变思路:“这一轮当中,重大项目已经越来越少,而且竞争越来越为激烈。所以得学会通过微项目或者中等项目,以及原有项目的升级换代来推动产业真正可持续发展。”
图文推荐
-
收购普通蔬菜冒充供港蔬菜销售 上海菇缘农业科
科技农业 2022-03-29
-
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六心”工程筑牢疫情
科技农业 2022-03-29
-
小萨马拉奇、冰墩墩设计师都在点赞的AI作画 背
科技农业 2022-03-28
-
“巾帼科技助农直通车” 进乡村 一场科技兴农与
科技农业 2022-03-26
-
生产的饮用水抽检不合格 济南源动力农业科技有
科技农业 2022-03-25
-
农业银行:积极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
科技农业 2022-03-16
-
安徽肥东:大学生当“新农人”现代农业显身手
科技农业 2022-03-08
-
2022两会开幕,近50份建议提案看科技新风向
科技农业 2022-03-06
-
开展“三下乡”活动 安徽全面推开春季农业科技
科技农业 2022-02-21
-
泊头:科技赋能引领农业生产新模式
科技农业 2022-02-17
-
周黑鸭入股农业科技发展公司
科技农业 2022-02-08
-
海口两会 | 高效启动6个城市更新项目!海口市政
科技农业 2022-01-28
-
这个“体系”为何能产出农业领域60%的国家级获
科技农业 2022-01-17
-
32个验收通过!第八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验收结果
科技农业 2021-12-24
-
水城区五举措扎实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科技农业 202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