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
')
湖南科技网 湖南科技网-科技创新战略,引领时代先锋

邓兆安:永远铭记的那些网事

2022-04-16 11:51 已围观200次 来源:湖南科技网 编辑:张馨予

  永远铭记的那些网事

  ◎邓兆安

  每一次饱含深情的回望都加深了对它的铭记,而铭记是为了再蓄力量,勇毅前行……

——题记

  在人生的长河中总要经历一些依依不舍的“挥手”别离。

  2019年6月,我从胶东在线网站总编辑的岗位上正式退了下来。由于“惯性”的作用,这几年,在不经意间或睡梦中,常常不由自主地被“带入”以往一幕幕的工作场景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当你对某项事业专注投入越大,感情越深,往往就越难以自拔的深刻含义。

  20年前,《胶东在线》就像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孩一样,我与同伴们倾注全副身心地去呵护和培养她。年复一年,她早已成为自己生命的“组合体”,心心相印,念念不忘。其中最有影响和意义的一些大事、要事,一直铭刻在我的脑海里,就像昨天刚刚发生的一样清晰可见……

  艰难抉择:“胶东在线”由此诞生

  春意融融,百花争艳。烟台新闻史上的一件大事通过互联网迅速传遍了港城大街小巷及世界各地。

  2002年4月28日上午9点,芝罘区文化二巷32号烟台人民广播电台会议室里,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伴随着蓝色鼠标轻轻一点,主席台上的大屏幕赫然跳出了《胶东在线》网站的首页页面,台下立刻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一家崭新的网络媒体自此写进了烟台新闻史,闯入了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大潮。

  目睹这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我与网站的小伙伴们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大家激动地相拥在一起。谁能想到就在开通前的十几分钟,我们才刚刚紧张地调试好首页的内容,可谓惊心动魄。更有谁知道在十天前发出网站开通请柬之后,原本安排给广电部门创办的“中国·烟台网”因各种原因,而改由另一家部门来做。这一突变仿佛晴天霹雳,让网站员工不知所措,令人瞬间产生了一种“窒息感”,一时间失去了方向。特别是当把已注册好且启用的网站域名“拱手”交出来的那一刻,伙伴们那颗寄托美好希望的梦想被彻底打碎了,就像孩子被人领走了,痛心与无奈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了……

  今后的出路在哪里?那时烟台信息服务中心已成立,局里把我从电视台副台长的岗位上调任中心担任主任。为了办好网站又从广电内和社会上招兵买马,筹备已有半年多了。如果停办,这些人怎么安置?三位局领导齐聚网站,经过研究决定:保留现有人员,改做“烟台广电网”。当时,我虽然默认了这一决定,但心里一直在思忖:如果叫“烟台广电网”不就成了一个部门的内部网了吗?从长远看局限性较大不利于做出影响力,而当时烟台还没有一家叫得响的网络媒体,依托广播电视的宣传优势,能否办成以新闻为龙头的区域性综合门户网站?这个念头一闪现,顿觉眼前一亮,心中激动不已。同时,联想到由于互联网传播的广泛性,可否突破行政界限以更大的区域来命名?烟台地处闻名于世的胶东地区的核心位置,应该围绕“胶东”二字大做文章。于是,我连夜与网站殷守龙同志沟通,在网上反复搜索有关胶东在线、胶东热线和胶东网等相关名字的域名有无注册,一直忙到凌晨一两点钟,最后惊喜地发现“胶东在线”(www·jiaodong.net)这个域名还“待字闺中”,令我俩兴奋不已,一夜未眠。

  第二天早晨刚上班,我们就急切地向局领导作了汇报,大胆地提出了建议:从着眼做大做强的发展目标,将“烟台广电网”改名为“胶东在线”,努力办成胶东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新闻网站。对此,局领导十分开明,当场拍板同意,并表示全力支持,给了我们极大地鼓舞。网站筹建时虽然跌宕起伏,但最终选定“胶东在线”这个大气而响亮的名字,对网站的崛起,以至享誉国内外至关重要。

  网站的名字、职责和方向重新确立后,一切筹备工作便转入了倒计时,也是进入了一段人生最难熬的日子。之前按照政府网站的架构,设计制作的大量页面需要“重起炉灶”,一些编程也要重新开始,而离开通仅有十天了,不仅工作量大,时间尤为紧迫。当时,还面临着全球互联网经济的“寒冬期”,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从顶峰的5000多点跌至1100多点……受此影响,中国互联网行业刚起步就进入了低谷,无不在苦苦挣扎。尤为尴尬的是20年前,在许多人眼里把地级市的网站视作是不入流的“媒体”。因此,各种冷嘲热讽不绝于耳,而恰恰当时国家批准的新闻网站资质仅划定到省级、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这道门槛预示着将要“降生”的胶东在线无法落上“国家户口”。在这重重压力下,我们这支组建不久的年轻网军,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吓倒,也没有丝毫的自卑和气馁,豪情满怀,信念坚定:网络媒体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值得为之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