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
')
湖南科技网 湖南科技网-科技创新战略,引领时代先锋

互联网行业2023年度策略报告:万事俱备,精耕基

2022-12-15 07:14 已围观72次 来源:湖南科技网 编辑:张馨予

  1、行情回顾:政策、业绩、信心陆续改善,明年业绩、估值双修复

  今年以来,恒生科技指数震荡下行,但互联网板块先后经历政策风险缓释(429 政治局会议等)、业绩改善 (3Q22 财报多数超预期)、信心加强(防疫管控放开)。我们认为此前牵绊互联网公司发展的因素逐步松绑, 明年有望迎来基本面、估值双重修复。

  

互联网行业2023年度策略报告:万事俱备,精耕基

  政策见底:从集中监管到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从 21 年初的反垄断,到 21 年中的个人信息保护、未成 年人保护、双减,以及 22 年初的中概股退市风险,伴随多项高额罚款,港股互联网公司持续受到集中监管压制。 恒生科技指数在 22 年 3 月市值较 21 年 1 月 4 日下降近 60%。

  政策集中监管期((2021/3-2021/7):数个处罚与政策并发,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橙心优选等 5 家社区团购 公司被罚)、反垄断(阿里巴巴&美团被罚)、用户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法》通过、滴滴下架、BOSS 直聘&满邦被处罚)、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游戏时长&金额限制、版号暂停发放)。

  政策风险开始有缓和迹象(2021/08-2022/3/15):8 月政治局会议提出“平台企业垄断&不正当竞争、防止 资本无序扩张初见成效”、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21 年反垄断工作成效明显,22 年以规范、透明、 可预期的监管开展工作。”

  政策回暖期,风险明显缓释(2022/3/16 至今):4 月 29 日 政治局会议“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5 月 17 日专题协商会重申支持平台经济、民营经济,支持数 字企业国内外上市。10 月底《关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中再度提及,推出一批“绿灯案例”。

  业绩见底:业绩 2Q22 见底,3Q22 多实现超预期。在监管压力、消费疲软、疫情反复扰动的影响下,互 联网公司业绩在 2Q22 见底,腾讯、阿里调整后净利润同比下滑 17%/30%,恒生科技指数在 22 年 10 月市值 较 21 年 1 月 4 日下降近 70%。3Q22 多家公司实现超预期,主要系消费的逐步恢复及降本增效的推进,其中: 盈利增速转正:腾讯、阿里调整后净利润同比恢复正增长,增速分别为 2%/19%; 盈利增速提升:快手、哔哩哔哩、拼多多、京东、百度、网易调整后净利润增速较 2Q22 提升; 延续单季度盈利:美团、爱奇艺继续保持单季度盈利,同比扭亏。

  

互联网行业2023年度策略报告:万事俱备,精耕基

  信心回升:“新十条”发布,基本面改善趋势明确,南下资金活跃。12/7,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新十 条”,提出对于线下场所、旅游景区以及跨地区流动人员等,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健康码。随着疫情 放开,12 月以来恒生科技累计涨幅已有 24.8%,我们也注意到四季度以来南下净买入资金较三季度明显增加。 长期来看,互联网公司将进一步聚焦基本面,有望实现业绩与估值修复。

  2、核心观点:22 年弱收入、强降本,23 强收入、降本延续

  整体来看,22 年在疫情反复、经济/消费疲软的影响下,主要互联网公司的收入增速基本在二、三季度触底, 随后将逐步恢复,但各公司利润端的恢复明显快于收入,以 3Q22 为例,拼多多、美团、爱奇艺的调整后净利 润增速均超过 100%,网易、快手、京东的增速也超过 50%,这主要是降本增效带来。

  经过粗略测算、归因,主要互联网公司 3Q22 调整后净利润的快速增长,其中约 10-15%得益于收入的增长, 85%-90%的得益于降本增效(成本/费用缩减)。 展望 2023 年,随着疫情、经济/消费压力的进一步缓解,各公司收入也将恢复较好增长,叠加降本增效持 续,23 年有望实现更大的利润释放。

  3、降本增效持续:规模效应放大、竞争格局趋缓

  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降本增效对应在财报体现在 2 个指标:毛利率的提升与费用率(尤其是销售费用率) 的降低。其中毛利率的提升以各公司规模效应的体现为主,销售费用率的提升则更多是整体竞争格局的趋缓。

  3.1 毛利率提升:规模效应、新业务亏损收窄、成本主动缩减

  除腾讯、阿里近年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外,其他互联网公司毛利率基本趋势性上升。我们分析主要互联网 平台近年毛利率快速提升的公司,包括美团(从 1Q21 的 19.45%提升至 3Q22 的 29.55%)、快手(从 1Q21 的 41.06% 提升至 3Q22 的 46.28%)、拼多多(从 1Q21 的 51.52%提升至 3Q22 的 79.12%)与爱奇艺(从 1Q21 的 10.78%提 升至 3Q22 的 23.64%)。我们认为毛利率提升的背后主要是三个原因: 1)主业的规模效应:带宽/服务器等其他成本相对固定,随着用户、流量、收入的稳定增长,规模效应进 一步放大,带动毛利率的提升; 2)新业务的亏损收窄/盈利能力提升:如布局社区团购的拼多多、美团,以及快手海外业务亏损率的收缩; 3)成本的主动收缩:如爱奇艺 1Q22 起内容成本有明显的收缩,带动首次扭亏为盈。

  

互联网行业2023年度策略报告:万事俱备,精耕基

  3.1.1 原有业务的规模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