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
')
湖南科技网 湖南科技网-科技创新战略,引领时代先锋

数字赋能,创新延展能源互联网生态圈

2022-12-15 13:10 已围观175次 来源:湖南科技网 编辑:张馨予

“双碳”目标背景下,对于能源、环境、智能等领域的认知不断更新,技术持续演进,风电、光伏、氢能、储能、动力电池、充电桩等行业迎来发展良机。而加速建设的能源互联网有力促进了现代数字化技术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为传统能源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第四届能源互联网国际创新峰会上,全球领先的碳交易企业之一壳牌、全球科技企业翘楚亚马逊云科技、以及本土能源初创企业成都清蓉深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从不同角度解析如何助推智慧能源网络的打造与实现。随着各种智能能源技术的快速融合范例不断涌现,有望从根本上改变创造、储存和消费能源的方式,构建共享共赢的能源互联网产业生态圈。

壳牌中国:以用户需求驱动智慧能源网络发展

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2020年4月,壳牌就设定了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2021年2月,壳牌发布“赋能进步”战略,宣布加速向净零排放能源企业转型。该战略给出了具体的减碳实施计划,其中第一阶段力度最大,到2030年要实现比2016年净减排50%。对此,壳牌将自己的业务划分为传统上游业务、转型支撑业务和未来增长业务。在广域中国市场,壳牌也希望拓展电力一体化相关业务,利用其全球技术、全球布局,寻求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机会。

数字赋能,创新延展能源互联网生态圈

张家口绿色氢能一体化示范基地项目

2021年,壳牌在中国建立新能源团队,从三个方面发力,而今已初步收获成果。在氢能方面,今年1月壳牌在张家口的合资企业旗下的电解水制氢工厂正式投产。这个2万千瓦的电解水制氢项目是壳牌在中国第一个落地的商业化氢能项目,也是其新能源业务在中国的第一个落地项目,亦是壳牌集团已建成的规模最大的氢能项目,西安冬奥会期间张家口赛区交通工具所需绿氢的75%都由该工厂供应。在充电业务方面,去年壳牌在中国只有数百个充电终端,现在已经超过3000个。壳牌在自建的加油站加装充电装置之外,也在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共建充电终端,希望实现终端用户数量指数级的增长,包括与比亚迪探讨成立合资公司共建充电终端的事宜,以从湖南的1万个充电终端起步向中国其他城市拓展。在碳捕集与封存方面,今年4月,壳牌跟榆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联合研究协议,将利用CCS技术大规模脱碳;6月底,壳牌与中海油、广东省发改委、埃克森美孚集团签订备忘录,寻求在大亚湾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一个1000万吨碳捕集量的项目的机会,建成后将是中国首个规模化海上CCS集群。

数字赋能,创新延展能源互联网生态圈

壳牌线下应用场景

壳牌资本董事总经理任琪表示,“在全球层面,壳牌在可再生能源,特别是海上风电方面已拥有丰富经验。在深水方面,壳牌的漂浮式海上风能装置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壳牌希望一体化发展电力业务,从发电、电力贸易,到充电终端,实现一体化布局。在全球,我们希望到2035年可以做到5600亿度的年售电量、1500万个终端客户。”壳牌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一体化能源解决方案,“壳牌可以将能效技术、清洁能源供应、碳市场和碳汇交易等减碳手段打包成一个解决方案给到客户。壳牌所推出的包含碳足迹核算追踪、能源需求分析,以及数字化能源管理系统的一体化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已经有实际落地的案例。”

能源互联网的本质是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全产业链的低碳化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和能源企业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并可以进行相应的业务拓展与转型,壳牌的愿景是构建能源互联网生态圈,“让所有的参与者都在这个生态圈里有自己的贡献,实现多赢。数字化科技公司和能源公司可以互为供应商,优势互补,把减碳生态圈建得更好。”面向未来,壳牌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制定能源转型计划,并通过整合壳牌中国业务单元的产品和服务组合,为帮助客户实现脱碳目标提供整体的能源解决方案,“我们将与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通力合作,以创新思维探索低碳发展的可能,实现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国的低碳未来做出贡献。”

亚马逊云科技:以“云生、云治、云创”助力减碳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购买可再生能源的企业,亚马逊云科技提出在2025年实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而今这个目标进度已达到85%,并且,亚马逊云科技正以其在能源互联网领域的创新经验和案例为引领,推动能源互联网的最新成果在千行百业的应用推广。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战略业务发展部总经理顾凡表示,将从“云生、云治、云创”三大方面持续创新,携手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伙伴,赋能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数字赋能,创新延展能源互联网生态圈

亚马逊线下活动现场